山东省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和创新创意大赛
青少年人工智能AI绘画挑战赛赛项说明
一、赛事背景
在当今时代,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全球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。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、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政策,我们特举办此次“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AI绘画挑战赛”。本赛事旨在通过AI绘画这一富有创意与技术融合的领域,激发青少年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,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,同时加深他们对国家政策导向的理解和认识。
本赛项以“智能绘梦·筑基未来”为主题,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关于科技创新、文化传承、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,鼓励参赛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创作出既富含科技元素又深具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。赛题设计旨在考察学生的多方面能力:
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:要求参赛者掌握基础的人工智能工具运用等,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技术于艺术创作之中,展现出独特的创意和视角。
社会责任与文化意识:赛题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,如反对战争、环境保护、文化遗产保护等,通过AI绘画表达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方案,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。
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:比赛鼓励团队参赛形式,让学生在项目策划、技术实现、创意碰撞的过程中学会协作与沟通,为未来学生、生活中的团队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二、竞赛内容
(一)竞赛内容结构
本次青少年人工智能AI绘画挑战赛分为中小学组和高中组,各参赛队伍根据组别任选其一主题参加比赛,作品需健康向上,不得包含违法、色情、暴力、歧视等不良信息。具体设置如下:
中小学组初赛题目:
1.我的学校-创作以我的学校为主题的艺术作品。描绘出心目中古代、现代或未来学校的教学环境、学习方式以及师生间的互动。
2.动物世界-描绘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,如熊猫、长颈鹿、狮子等,展示动物的多样性和魅力。
3.诗歌配合-基于自己喜欢的诗歌,绘制一幅对应场景的画作。
4.传统文化-绘制一幅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画作,如京剧脸谱、中国结、龙凤等。也可结合地方特色,描绘出展示当地民俗风情,如端午
赛龙舟、中秋赏月等。
高中组初赛题目:
1.未来城市-基于想象力和创造力,描绘出一幅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景象。作品应体现未来城市的科技、生态、健康、人文等关键特点。
2.汉服设计-将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理念融合,绘制出一身自己喜欢的汉服作品,呈现传统工艺的精湛绝妙和创意设计的奇思妙想。
3.文化保护-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使用场景,作品可体现AI技术在文化遗产鉴定、修复、展示等方面的应用。
4.历史故事-创作一幅反映中国历史上著名事件或人物的画作,如长城修建、丝绸之路、四大发明等。
(二)比赛时长
初赛作品为在线投稿,须在比赛规定截止日期前进行提交。
决赛为现场比赛,决赛题目现场公布,比赛时长为2小时。
三、技术环境
(一)软件环境
优先使用基于“StableDiffusion”或其他开放源代码的图像生成模型进行创作,鼓励技术改良与创新应用。
(二)技术平台
赛事训练及作品生成平台由赛事技术支撑单位进行提供,参赛选手也可自行搭建或使用相关平台。
四、竞赛样题
主题设定:比赛将围绕“未来城市生活”这一主题展开。参赛者需利用人工智能在绘画领域应用的主流技术生成图像,展现你对未来城市生活环境、交通、居住、工作或娱乐等方面的独特想象。
技术创新:鼓励参赛者不仅限于基本的文本到图像的转换,还应探索模型的边界,比如通过调整模型参数、结合其他AI技术(如风格迁移、图像增强)或引入自定义数据集等方式,提升图像的创意性、细节丰富度和视觉冲击力。
作品展示:提交的作品需为一幅图像,图像需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,阐述其设计理念和所采用的技术手段。
原创性和伦理考量:确保所有提交的内容均为原创,不侵犯他人版权。同时,作品应遵循社会伦理和法律规范,避免不当或敏感内容。
五、赛项安全
按照赛事组织委员会的要求,围绕“保安全、保畅通、保稳定”的总目标,制定周密详细的工作方案,确保大赛期间参赛选手、指导教师、裁判员、工作人员及观众的安全,确保大赛顺利进行。
1.成立安全管理机构,负责赛项筹备和比赛期间的各项安全工作。赛事执委会主任为赛项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。
2.赛项执委会在赛前对本赛项全体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,并在赛前对选手进行培训,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。
3.赛项执委会在赛前组织专人对比赛现场、住宿场所和交通工具及路线进行考察,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。赛场的布置,赛场内的器材、设备,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。
4.所有人员必须凭证件进入赛场,按场馆规定配合做好安检工作。赛场严禁无关人员携带通讯、照相摄录设备进入。
5.承办院校应能提供稳定的水、电等与竞赛、生活必备的资源,并有供电应急设备。
6.保安、医护、消防、设备维修和电力抢险人员待命,及时处置突发事件。
比赛期间如发生火情、伤病等特殊情况,要保持镇静,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。遇到紧急情况须服从安保人员统一指挥,有序撤离。
六、成绩评定
(一)评分方式
初赛阶段:由专业评审团根据评分标准对所有提交作品进行打分,筛选出一定数量的入围作品。
决赛阶段:由专业评审团根据评分标准对所有提交作品进行打分,最终确定获奖名单。
(二)成绩产生
在监督仲裁组监督下,由裁判长指定解密裁判启封检录抽签加密档案,找出各参赛队与加密对应关系;将竞赛结果分别由加密号转换为参赛队;将相应赛项分值按照规则计算,得出总分;然后进行分值排序;打印封装。
(三)成绩复核
为保障成绩评判的准确性,监督组将对赛项总成绩排名前30的所有参赛队伍(选手)的成绩进行复核;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检复核,抽检覆盖率不得低于15%。如发现成绩错误以书面方式及时告知裁判长,由裁判长更正成绩并签字确认。如果复核、抽检错误率超过5%,裁判组将对所有成绩进行复核。
(四)成绩公布
团队成绩按模块得分进行加权计算,满分100分。最终成绩经复核无误,由裁判长、监督仲裁组人员共同签字确认后公布,公布2小时无异议后即可宣布,在闭幕式上予以公布。
(五)特殊情况
参赛队伍如有损坏赛场提供的设备等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,视情节扣5-10分。在竞赛时段,参赛选手有不服从裁判及监考、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情节严重的,取消参赛队评奖资格。有作弊行为的,该选手成绩所有赛项分数计“零”分,参赛队所在学校禁赛一年。裁判宣布竞赛时间到,选手仍强行操作的,该选手该项成绩计“零”分,取消参赛队奖项评比资格。
(六)评分标准
见下页表格
七、报名要求与方式
(一)竞赛形式
初赛为在线投稿作品,决赛为线下比赛。(初赛作品提交平台地址以后续QQ群通知为准)
(二)组队方式
组队方式为团体赛,每队由1-4名学生组成,任务可以自由分配,可跨校组队,每队可设指导教师1-2人。
(三)报名资格
山东省内在校中小学生、高中生
(四)联系方式
联系人:吴老师13964108351 张老师18613614719
QQ咨询群:917401909
特别说明:赛前培训教程详见比赛QQ群内视频,比赛相关动态信息以QQ群通知为准;
一、赛事背景
在当今时代,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全球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。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、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政策,我们特举办此次“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AI绘画挑战赛”。本赛事旨在通过AI绘画这一富有创意与技术融合的领域,激发青少年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,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,同时加深他们对国家政策导向的理解和认识。
本赛项以“智能绘梦·筑基未来”为主题,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关于科技创新、文化传承、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,鼓励参赛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创作出既富含科技元素又深具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。赛题设计旨在考察学生的多方面能力:
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:要求参赛者掌握基础的人工智能工具运用等,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技术于艺术创作之中,展现出独特的创意和视角。
社会责任与文化意识:赛题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,如反对战争、环境保护、文化遗产保护等,通过AI绘画表达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方案,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。
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:比赛鼓励团队参赛形式,让学生在项目策划、技术实现、创意碰撞的过程中学会协作与沟通,为未来学生、生活中的团队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二、竞赛内容
(一)竞赛内容结构
本次青少年人工智能AI绘画挑战赛分为中小学组和高中组,各参赛队伍根据组别任选其一主题参加比赛,作品需健康向上,不得包含违法、色情、暴力、歧视等不良信息。具体设置如下:
中小学组初赛题目:
1.我的学校-创作以我的学校为主题的艺术作品。描绘出心目中古代、现代或未来学校的教学环境、学习方式以及师生间的互动。
2.动物世界-描绘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,如熊猫、长颈鹿、狮子等,展示动物的多样性和魅力。
3.诗歌配合-基于自己喜欢的诗歌,绘制一幅对应场景的画作。
4.传统文化-绘制一幅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画作,如京剧脸谱、中国结、龙凤等。也可结合地方特色,描绘出展示当地民俗风情,如端午 赛龙舟、中秋赏月等。
高中组初赛题目:
1.未来城市-基于想象力和创造力,描绘出一幅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景象。作品应体现未来城市的科技、生态、健康、人文等关键特点。
2.汉服设计-将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理念融合,绘制出一身自己喜欢的汉服作品,呈现传统工艺的精湛绝妙和创意设计的奇思妙想。
3.文化保护-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使用场景,作品可体现AI技术在文化遗产鉴定、修复、展示等方面的应用。
4.历史故事-创作一幅反映中国历史上著名事件或人物的画作,如长城修建、丝绸之路、四大发明等。
(二)比赛时长
初赛作品为在线投稿,须在比赛规定截止日期前进行提交。
决赛为现场比赛,决赛题目现场公布,比赛时长为2小时。
三、技术环境
(一)软件环境
优先使用基于“StableDiffusion”或其他开放源代码的图像生成模型进行创作,鼓励技术改良与创新应用。
(二)技术平台
赛事训练及作品生成平台由赛事技术支撑单位进行提供,参赛选手也可自行搭建或使用相关平台。
四、竞赛样题
主题设定:比赛将围绕“未来城市生活”这一主题展开。参赛者需利用人工智能在绘画领域应用的主流技术生成图像,展现你对未来城市生活环境、交通、居住、工作或娱乐等方面的独特想象。
技术创新:鼓励参赛者不仅限于基本的文本到图像的转换,还应探索模型的边界,比如通过调整模型参数、结合其他AI技术(如风格迁移、图像增强)或引入自定义数据集等方式,提升图像的创意性、细节丰富度和视觉冲击力。
作品展示:提交的作品需为一幅图像,图像需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,阐述其设计理念和所采用的技术手段。
原创性和伦理考量:确保所有提交的内容均为原创,不侵犯他人版权。同时,作品应遵循社会伦理和法律规范,避免不当或敏感内容。
五、赛项安全
按照赛事组织委员会的要求,围绕“保安全、保畅通、保稳定”的总目标,制定周密详细的工作方案,确保大赛期间参赛选手、指导教师、裁判员、工作人员及观众的安全,确保大赛顺利进行。
1.成立安全管理机构,负责赛项筹备和比赛期间的各项安全工作。赛事执委会主任为赛项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。
2.赛项执委会在赛前对本赛项全体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,并在赛前对选手进行培训,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。
3.赛项执委会在赛前组织专人对比赛现场、住宿场所和交通工具及路线进行考察,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。赛场的布置,赛场内的器材、设备,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。
4.所有人员必须凭证件进入赛场,按场馆规定配合做好安检工作。赛场严禁无关人员携带通讯、照相摄录设备进入。
5.承办院校应能提供稳定的水、电等与竞赛、生活必备的资源,并有供电应急设备。
6.保安、医护、消防、设备维修和电力抢险人员待命,及时处置突发事件。
比赛期间如发生火情、伤病等特殊情况,要保持镇静,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。遇到紧急情况须服从安保人员统一指挥,有序撤离。
六、成绩评定
(一)评分方式
初赛阶段:由专业评审团根据评分标准对所有提交作品进行打分,筛选出一定数量的入围作品。
决赛阶段:由专业评审团根据评分标准对所有提交作品进行打分,最终确定获奖名单。
(二)成绩产生
在监督仲裁组监督下,由裁判长指定解密裁判启封检录抽签加密档案,找出各参赛队与加密对应关系;将竞赛结果分别由加密号转换为参赛队;将相应赛项分值按照规则计算,得出总分;然后进行分值排序;打印封装。
(三)成绩复核
为保障成绩评判的准确性,监督组将对赛项总成绩排名前30的所有参赛队伍(选手)的成绩进行复核;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检复核,抽检覆盖率不得低于15%。如发现成绩错误以书面方式及时告知裁判长,由裁判长更正成绩并签字确认。如果复核、抽检错误率超过5%,裁判组将对所有成绩进行复核。
(四)成绩公布
团队成绩按模块得分进行加权计算,满分100分。最终成绩经复核无误,由裁判长、监督仲裁组人员共同签字确认后公布,公布2小时无异议后即可宣布,在闭幕式上予以公布。
(五)特殊情况
参赛队伍如有损坏赛场提供的设备等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,视情节扣5-10分。在竞赛时段,参赛选手有不服从裁判及监考、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情节严重的,取消参赛队评奖资格。有作弊行为的,该选手成绩所有赛项分数计“零”分,参赛队所在学校禁赛一年。裁判宣布竞赛时间到,选手仍强行操作的,该选手该项成绩计“零”分,取消参赛队奖项评比资格。
(六)评分标准
见下页表格

七、报名要求与方式
(一)竞赛形式
初赛为在线投稿作品,决赛为线下比赛。(初赛作品提交平台地址以后续QQ群通知为准)
(二)组队方式
组队方式为团体赛,每队由1-4名学生组成,任务可以自由分配,可跨校组队,每队可设指导教师1-2人。
(三)报名资格
山东省内在校中小学生、高中生
(四)联系方式
联系人:吴老师13964108351 张老师18613614719
QQ咨询群:917401909
特别说明:赛前培训教程详见比赛QQ群内视频,比赛相关动态信息以QQ群通知为准;